新生儿鹅口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得了霉菌怎么办5类人要注意,妇科医生教你 [复制链接]

1#

鹅口疮(雪口病)

1、样貌特征


  发生在口腔黏膜表面,呈白色小点或小片状,略凸起,面积大小不等,可逐渐融合成大片。鹅口疮有时与宝宝吃奶后口腔里留下的奶块很难区别,妈妈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一下斑块,如果很容易擦掉就是奶块,不容易擦掉就是鹅口疮。

2、什么原因?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多见于小宝宝,尤其是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宝宝也容易发生。从妈妈带菌的产道、消*不彻底的奶瓶或奶嘴、被污染的日常用品(如衣服、尿布、玩具等)都可能让宝宝感染白色念珠菌。出牙阶段的宝宝因为牙龈不适会经常吃手、咬东西,这也是感染的常见原因。

3、宝宝有什么感觉


  一般没有明显的痛感,不影响吃奶、睡眠。病情严重时可能有痛感,宝宝会有烦躁不安、不爱吃奶、低烧等现象。

4、应对方法


  制霉菌素是治疗鹅口疮的良药,将1片制霉菌素片溶于10毫升白开水中,或将药片研成粉末与适量鱼肝油调匀,涂擦宝宝的鹅口疮,每4小时涂1次,两三天后就可痊愈。除了治疗,还要做好宝宝的个人卫生,各种用具要保持清洁,特别是奶瓶、奶嘴要清洗和煮沸消*。喂奶前妈妈要洗净双手、清洁乳头。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小编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599.html

有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让人瘙痒难忍,医院让人心力憔悴。很多人,用过很多药,有吃的、塞的、洗的、蒸的、凃的等,依然无法根治,反复的发作让她们丧失信心。它就是霉菌性阴道炎。今天就教你如何治疗,才不容易反复。

5类人容易得霉菌

女性阴道菌群中有成千上万的菌,其中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它的存在可以抑制其他致病菌的繁殖,就不会得病。霉菌是女性私处本来就有的,由于体内激素或者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乳酸杆菌变少,或者霉菌变多,就容易感染霉菌性阴道炎。下面5类人,就特别容易得霉菌,也容易复发。

1.常使用抗生素的人

这包括了平时感冒动不动就服用广谱抗生素,或者有私处不舒服就乱用抗生素。广谱抗生素会杀灭私处的乳酸杆菌,却不能杀死霉菌。此消彼长,霉菌得以繁殖,故容易得霉菌性阴道炎。

2.糖尿病人群

血糖过高导致私处糖原过高,念珠菌容易疯长。加上高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抵抗力普遍下降,所以阴道炎容易反复不好。对于糖尿病人群,应该控制好血糖,这样才不会阴道炎反复发作。

3.孕期

怀孕以后,阴道潮湿程度增加,在高水平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阴道的脱落细胞增加,细胞内糖分增加,增加了念珠菌快速生长繁殖的机会。因此,孕期发生阴道念珠菌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有些宝宝出生后有鹅口疮,可能就是跟妈妈孕期感染霉菌有关。

4.过度清洗私处

“洗洗更健康”的广告语,影响了一代人。其实,女性的私处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脏,私处有自己的自净能力。有事没事爱用洗液清洗私处,会导致乳酸杆菌大量流失,导致私处菌群失调,从而引起严重的复发性炎症。

5.配偶私处不注意卫生

有些女性朋友怀孕的时候没有阴道炎,生完孩子一段时间后就有阴道炎了,这可能跟你的配偶有关。如果你的老公有包皮过长,并且不注意清洁的,同房的时候会把大量杂菌和致病菌带入,很容易引起女性的复发性阴道炎。

做好3点更加容易根治

1、重视恢复菌群平衡

局部阴道用药7~14天,比如达克宁、制霉菌素、硝呋太尔制霉菌素这些是每天一次,连上7~14天;或者克霉唑阴道片(凯妮汀),这个是长效的,隔三天上一次。用完消炎的第二天开始用EVA益生菌凝胶,连上14天,之后一个星期用两次。使用益生菌凝胶恢复菌群平衡这步非常重要,很多人就是不重视,以为杀菌完了就没事了,下个月又复发了。

2、勿随意停药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经过治疗,仍需要在医院复查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化验,连续3次。如果此期间有1次又发现念珠菌感染迹象就不能定为痊愈,而属于复发或再感染,需要继续治疗。用药不认真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3、注意个人卫生并加强锻炼

对于有霉菌性阴道炎的女性,应该穿纯棉质的内裤,清洗后的内裤需用热水烫洗,并且放在阳光下晾晒。对于反复发作5年以上的霉菌性阴道炎,应该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全身的抵抗力,对于根治阴道炎有非常大的作用。

霉菌性阴道炎虽然顽固,但并不可怕,需用引起你的重视,需及早、完整疗程地治疗,特别是对于首次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的女性,首次治疗彻底了,才不会复发。

小编猜你还想看:胃病不能总吃药,白糖加它,专治胃病,三伏天效果最好老人出现这四个征兆,说明已经走到生命尽头了,留意观察吧糖尿病能吃西瓜吗?记住四点放心吃西瓜血糖不高多年高血压花了十几万!常吃这颗小果子,血压降了,血糖也低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