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我调养巧治病泌尿系统疾病 [复制链接]

1#

主要是谈调养方法,种类多样,涉及到养生、保健、康复及治疗上的自我调理等多方面;针对各种病变及其不同阶段的特点,指导患者从饮食、起居、心理、运动、气功、按摩、针灸、药物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及调养,以调整患者的生理、心理不适,使之尽快恢复正常。接下来就是转载原版内容,提供大家进行学习和研究用。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支气管炎

大叶性肺炎

肺脓肿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胃下垂

膈肌痉挛

胰腺炎

细菌性痢疾

乙型肝炎

消化系统疾病

心律失常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心病

肺原性心脏病

心功能不全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肾炎

急性尿潴留

睾丸炎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结石

阳痿、早泄

前列腺炎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急性脑血管病

神经衰弱

面神经麻痹

多发性神经炎

癔病

精神分裂症

周期性麻痹

三叉神经痛

血液、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

糖尿病

缺铁性贫血

尿崩症

单纯性肥胖症

普外科疾病

丹*

地方性甲状腺肿

急性阑尾炎

胆囊炎、胆石症

脱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颈淋巴结核

急性乳腺炎

胃十二指肠穿孔

肠梗阻

痔疮

骨伤外科

落枕

颈椎病

腰椎骨质增生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腱鞘炎

肱骨外上髁炎

肋间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骨折

肩周炎

急性腰扭伤

腕管综合征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足跟痛

骨质疏松症

皮肤科疾病

荨麻疹

湿疹

银屑病

硬皮病

红斑狼疮

皮肌炎

神经性皮炎

带状疱疹

过敏性紫癜

斑秃

脓疱疮

扁平疣

丹*

多形红斑

冻疮

瘙痒病

*褐斑

白癜风

手足藓

单纯性疱疹

口、眼、生殖器综合症

疥疮

日光性皮炎

体癣

阿弗他口腔炎

玫瑰糠疹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

痛经

经行头痛

闭经

白带异常

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

盘腔炎

子宫脱垂

乳腺增生病

更年期综合症

胎位异常

产后腹痛

产后身痛

缺乳

不孕不育

性功能低下

儿科疾病

小儿肥胖症

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厌食症

小儿遗尿

鹅口疮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腹泻

流行性腮腺炎

眼疾

麦粒肿

视神经萎缩

原发性青光眼

急性结膜炎

斜视

耳鼻喉口齿疾病

耳聋

中耳炎

咽炎

牙痛

急性扁桃体炎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鼻炎

聋哑

声音嘶哑

牙周病

肿瘤

颅内肿瘤

喉癌

乳腺癌

食管癌

肠癌

胰腺癌

膀胱癌

阴茎癌

恶性淋巴瘤

肺癌

胃癌

肝癌

宫颈癌

白血病

皮肤癌

肾癌

胆囊癌

骨髓瘤

甲状腺癌

纵膈肿瘤

鼻咽癌

骨肉瘤

老年内科疾病

感冒

老年肺炎

肺结核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肺心病

老年循环系统疾病

老年心律失常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病

冠心病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

老年病*性肝炎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便秘

肝硬化

慢性胆囊炎

胃下垂

溃疡性结肠炎

老年血液、代谢、内分泌系统疾病

老年贫血

老年白血病

老年期糖尿病

肥胖病

高血脂症

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

老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肾功能衰竭

下尿道疾病

泌尿系结石症

慢性肾炎

老年人由于肾脏老化和其他病因,如细菌、病*等引起的肾脏慢性炎症,为慢性肾炎。其发病与老年人肾单位数减少,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管排泄和重吸收功能下降,加上细菌、病*、药物在体内引起变态反应有关。中医称之为“水肿”,认为由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三焦决渎无权,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常有腰酸、乏力、耐力差等症,体查有双肾区叩痛、眼睑浮肿。

本病起病慢,病程长,一般为1年以上至数十年,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

(一)起居调养法

(1)保持心情舒畅。注意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劳累,不要受寒受潮湿。

(2)防止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如链霉素、杜冷丁等。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大蓟根15克,薏苡仁根30克,水煎服,对消蛋白尿效果好。

(2)干玉米须60克,煎汁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6个月。

2.中成药

(1)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

(2)金匮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

(3)知柏地*丸,每次9克,每日2次。

(三)饮食调养法

水肿或高血压者,应予低盐或无盐饮食。水肿严重者,应控制饮水,每天限制在~毫升,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每日每4千克体重1克为好,宜选牛奶、鸡蛋、瘦肉、鲤鱼、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食品,还可服用药茶、药粥等。

(1)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适量。煮汤代茶饮,连续饮用,对慢性顽固性浮肿有良效。

(2)花生米克,蚕豆克,红糖50克。锅内加水3碗,微火煮,水呈棕红色。浑浊时可服,服时加红糖适量。日服2次。

(3)黑豆30克,红枣30克,粳米克,红糖适量,黑豆浸泡过夜,用清水洗净,去核。粳米淘洗后,与黑豆同入锅中,加水,上火煮沸,改用小火熬煮,至米粒开花时加入红枣,继续煮至米熟豆烂成粥,食粥。

(四)针灸调养法

主穴取肾俞、脾俞、足三里、合谷;配穴取肝俞、章门、大肠俞、三阴交、气海、三焦俞。弱、中等刺激。每日1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五)按摩调养法

(1)先按揉阴陵泉穴1分钟,再按压足三里穴1分钟;推拿脚心半分钟,掐脚缝和脚趾尖2分钟,最后搓风池穴1分钟,每天1~2次,可改善症状。

(2)仰卧:在腹部气海、关元等穴按摩,以局部发热为度;在血海、足三里等穴按揉,以酸胀为度。

(六)耳穴压丸调养法

取穴:肾、命门、三焦、膀胱、任1、任5。将圆形绿豆置于胶布上,贴压上述耳穴双侧。贴压后用手每日按压4~12次,每次每穴3~5分钟。

肾盂肾炎

本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上泌尿道炎症。老年人多由于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由体内感染病灶通过血液或淋巴液侵犯肾脏,引起肾盂肾炎。临床分急、慢性两型。老年人多患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低热、乏力,常伴高血压及轻度水肿。双肾区叩击痛。菌尿阳性。

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较难治愈,如不及时防治,易并发肾积脓、肾周脓肿或肾功能衰竭等。

(一)起居调养法

注意休息,适当控制性生活,防止过度疲劳。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二)药物调养法

1.验方

(1)马齿苋克,每日1剂,水煎服。

(2)车前草、金钱草或萹蓄草,任选一种,取30克,放入热水瓶内浸泡代茶饮。

2.中成药

(1)知柏地*丸,每次9克,每日2次。

(2)参苓白术散,每次9克,每日3次。

(3)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三)饮食调养法

如有水肿,应限制食盐并少饮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有足够热量和维生素,如牛奶、藕粉、蔬菜、水果、豆浆等。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服用些药茶。

(1)薏仁、绿豆各30克,水煎服。

(2)玉米须30克,车前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四)针灸调养法

取中极、气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等穴,每日针刺1~2次,留针20~30分钟。

(五)按摩调养法

用拇指推搓脚弓处1分钟,再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揉搓脚趾缝(特别是无名趾与小趾之间)约1~2分钟,然后用拇指掐5个脚趾尖。如有头痛、发热,可用手掌横搓风池穴1~2分钟。可改善症状。

肾功能衰竭

老年人由于肾脏老化,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疾病为肾功能衰竭。其病因包括:①慢性肾脏疾患,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血管硬化、多囊肾等。②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肾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等。③慢性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结石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泻、消化道出血、乏力、失眠、健忘、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瘙痒、夜尿多、易发生感染等。后期可出现精神错乱。查体有皮肤粘膜出血点、高血压,或呼气有尿味、心律失常等,肌酐和水、电解质测定可帮助诊断。

本病后期可发展为尿*症,只能靠透析疗法才能维持生命。因此,早期防治尤为重要。

(一)起居调养法

(1)注意适当休息,避免感冒,节制性生活,戒烟酒。

(2)注意口腔、皮肤卫生。

(二)药物调养法

常用验方

(1)玉米须50克,加水毫升,煎熬20~30分钟,熬成~毫升液体,过滤后,每日1剂,分2次服,有降压、利尿作用。

(2)冬虫夏草5~6克,煎汤连渣服。

(三)饮食调养法

给予低蛋白、低盐饮食。一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30克左右,总热量8.4千焦耳左右。水肿及高血压者,每日食盐限在2克左右。早期无水肿,可多饮水;晚期有水肿,应少饮水,进水量按每日排出量加毫升即可。还可服些药茶等。

(1)白萝卜叶克,捣烂取汁,用开水送服,有消食、顺气、利尿之功。

(2)猪瘦肉克,大枣10枚,鸡蛋1个,共煎煮饮,日服2次,可补益气血,治疗贫血症状。

(四)针灸调养法

(1)血压超过18.6/12千帕,伴头痛、头晕、耳鸣症状时,可选用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日或隔日1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疗程。

(2)恶心、呕吐时,选内关、天突、足三里等穴,先针内关多能止吐,如效果不佳,可配用足三里或天突穴。

下尿道疾病

老年人由于肾脏功能减退,易感染细菌引起尿路感染,多见下尿道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中医属于“淋证”范畴。分为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5种。病因包括热结膀胱,气化不利;热熬尿液,久结成砂石;湿热壅滞,肾失于分清别浊;湿热伤络,络损血溢或阴虚火动,灼伤血络;脾肾气虚,膀胱气化无权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小便频数,短涩不利,滴沥刺痛,欲出不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等。

下尿道疾病由于尿频,影响睡眠,日久易引起肾炎、肾盂肾炎等。故应加以调治。

(一)起居调养法

注意休息,节制性生活,保持外阴部卫生。每天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和舞剑等。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金钱草(生全草)60~90克,生车前草30~60克,滑石粉30克。将上药装入容器内,放水浸过药面后,煎取~毫升药液。每日1剂,分3次服。

(2)沉香0.5克,车前子30克。车前子加水先煎,沉香磨汁冲服。用于气淋。

2.中成药

(1)分清五淋丸,每次6克,每日2次。

(2)萆薢分清丸,每次6~9克,每日2次,用于膏淋。

(三)饮食调养法

宜多喝水,忌肥腻、香燥、辛辣之品,进清淡、易消化食物。可常服些药茶。

(1)车前子15克,加水煎汤,代茶饮。

(2)黑豆克,生甘草10克,生姜10克,食盐少许。黑豆洗净,与甘草、生姜、盐同入锅,加水,上火煮至豆烂。分次食豆喝汤,佐餐用。用于劳淋。

(四)针灸调养法

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外生殖器、肾为主穴,内分泌、尿道为配穴,两耳交替针刺,一次选取2~3个穴位。常规消*后,医者右手持针,左手拇、食两指固定穴位,中指顶于耳背防护,垂直刺入。留针15~2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泌尿系结石症

老年人泌尿系结石指肾、输尿管结石,统称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石症。中医称之为石淋,认为由于热熬尿液,日久结成砂石而致。病因与老年人体质减弱,易发生尿路感染、新陈代谢紊乱、营养改变和尿路梗阻、异物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区或上腹部刀割样绞痛,并向下腹、外阴及大腿内侧放射,血尿,有时有脓尿,并可触及肿大的肾脏。

结石严重时,引起梗阻,影响肾功能,一定要手术治疗,但平时的调养亦不可缺少。

(一)起居调养法

(1)结石小而身体健康者,可采用体育运动,如跳跃、跑步等方法,但运动量不可过大。

(2)不要憋尿。疼痛时,不要挤压疼痛部位,且不要使用止痛剂。积极治疗尿路感染。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鸡内金,研末冲服,每次3~6克,日服2次。

(2)滑石12克,金钱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石淋通,每日9克,每日3次。

(2)排石冲剂,每次9克,冲服,每日2次。

(三)饮食调养法

平时注意多饮水,尤其在夏季出汗多,更应多饮水,冲淡尿浓度,以利小结石排出。在15~20分钟内一次喝下~毫升,每天1次,连续2~3天,能促进结石排出。戒烟酒。予营养丰富的软食和普通饮食。

(1)鲜葫芦、蜂蜜各适量。将葫芦捣烂绞取其汁,调以蜂蜜,每次服1杯。每天2次,10天为1疗程。

(2)猪腰子1个,切开寸许,去白心并洗净,将芒硝6克,研末后填入其内,入碗,置于锅中,隔水蒸熟,服食。

(四)针灸调养法

(1)针刺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阿是穴(腰部)、天枢、归来、足三里。无绞痛发作时,以弱中刺激,留针20分钟;绞痛发作,用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用震颤手法行针2~3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取耳穴、尿道、盆腔、肾、膀胱、输尿管、枕、下腹、交感、神门、皮质下、肾上腺等。将圆形小绿豆置入0.8厘米2的胶布中央,对准上述穴位,贴后用手拇、食指按压1分钟,每日按压12次,每次每穴15下。

交流所用。如有转载的,请注明出处,谢谢!

另!中医养生分享部分是根据个人和部分易友的一些共同探研分享,是否适合存在一定风险,敬请留意!

历史看今朝,人性不变。过中的人事由不同风流人物轮流演绎……实在有意思……诚结易友、智会良师!分享周易文化……欢迎各位多多指教……

个人

_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