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妈咪攻略攻破这十大难题,所有妈妈都能
TUhjnbcbe - 2020/9/27 18:52:00

虽然,“母乳喂养对宝宝有益”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很多新晋妈妈仍因各种难题,或有认识/做法上的误区,导致母乳喂养无法坚持下去。不由叹一句:“喂个奶”,真没有想象中简单……

下面是很多新晋妈妈,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最常碰上的十大烦心事儿,今天就让我们跟妇幼专家一道,谈谈如何攻破这十大难题,让妈妈省心,宝宝安心!

问题一哺乳时被宝宝咬疼

对很多新晋妈妈来说,第一次进行母乳喂养时,乳头酸痛基本在所难免,这毕竟是刚开始,尚未习惯。

但如果在哺乳过程中,宝宝已经顺利含接住乳头,而乳头仍持续疼痛了1分钟以上,那就应该对照检查一下你哺乳的姿势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相应的调整。

对策

让宝宝的嘴巴和你的乳晕达到一种非对称的含接,你就不会这么疼了。非对称的含接,指让宝宝把你乳头下方的乳晕区域更多地含进嘴里,乳晕上方的区域则相对少一些。

不知怎样调整宝宝喝奶的位置?

轻挠宝宝的嘴角或下巴或者等他打哈欠张大嘴巴的时候,你可以趁机将食指塞进他的嘴里使他松开乳头,并夹住乳房重新给宝宝喝奶。一旦喂奶的位置对了,宝宝的双唇会是外翻的样子,下巴和鼻子都应是贴着乳房的,你会看不到乳头或是部分下方乳晕。

如果通过对照发现,宝宝的含接并没什么问题,可你的乳头依然有疼痛感,那么也许是因为你的乳头太干了。建议麻麻给自己买点儿宽松的衣服,同时尽量避免使用肥皂清洗乳房。此外,哺乳间隙的期间可以给乳头抹点乳汁或不含添加剂的绵羊油。

问题二乳头破裂!疼疼疼!

导致妈妈乳头破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宝宝有鹅口疮(对策参见下一期问题六)、妈妈皮肤干燥、错误的挤奶方式等等,而可能性最大的是上文提到的含接问题。

在母乳喂养的第一周,你的乳头可能会有出血症状,这是因为你的宝宝正学着含接,而你也才刚开始学会挤奶。尽管看上去有些恶心,但少量的血丝对宝宝不会有什么影响。

对策

检查并调整宝宝喝奶的位置——乳头下方的乳晕区域应该被含在宝宝的嘴里。另外,缩短哺乳间隔也可以减少乳头破裂的可能。因为更频繁的母乳喂养让宝宝能吃得饱,从而会更加轻柔地吮吸你的乳头。

为了解决乳头破裂问题,很多妈妈们想尽了办法!她们翻遍了家庭医药箱,却发现肥皂、酒精、乳液、精油香料等等全都毫无用处!

其实不用这么复杂,教你们一个好办法:1.洗澡时,只需用清水清洗乳房即可。2.哺乳过后,可以让乳头上残留的乳汁(或是直接涂一些母乳在乳头上)自然风干,主要原因是,乳汁本身有助于伤口愈合的功能。

如果实在太疼痛,在咨询过医生后还可以尝试在哺乳前半小时,先服用一些像泰诺、布洛芬这类药性较温和的止痛药。

若是以上方法全不管用,还可以试试针对哺乳期妈妈的非处方药,比如不含添加剂的绵羊油。

问题三乳腺阻塞

当你发现乳房出现了硬块或是摸上去有些酸痛,甚至看到乳房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的症状,那么很可能出现乳腺阻塞了。一旦开始出现发热和疼痛,还有可能是感染的表现,医院就医。乳腺阻塞往往是乳腺炎的前兆。

导致乳腺阻塞的主要原因,是乳汁未能完全分泌出来,也就是乳房分泌乳汁的速度比宝宝吃奶的速度要快。换言之,乳汁需要经常排空,所以建议妈妈们注意哺乳间隔时间不要太长。

另外,在哺乳期,如果妈妈穿的内衣过紧,也可能导致乳腺阻塞。同样的,妈妈的精神压力也可能影响乳汁的流动,而基本所有初为人母的妈妈们精神压力都比较大。

对策

首先尽可能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要是自知自己不太自觉的,让老公也帮帮忙带孩子,顺便监督监督你睡觉!

有些妈妈担心乳腺阻塞对宝宝会有影响,而不敢哺乳。但其实这是个误会,因为母乳本身就含有天然的抗体。所以,即使有乳腺阻塞的苦恼,妈妈也无须独自忍受和烦恼,应该让宝宝继续吸吮奶水。要知道,母乳喂养对于母婴双方都是有益的,应是令人享受的过程。

问题四乳房充血肿胀或乳汁淤积

妈妈的乳房充血肿胀,难以与宝宝的口形相配,导致宝宝很难进行含接。

对策

可以在哺乳前,手工挤出一些奶水,使乳汁得以流出,乳房得以软化,宝宝的含接与吸吮才能更顺利。

另外,乳房充血肿胀是可以预防的:你哺乳的次数越多,乳房充血肿胀的概率就越小。

问题五乳腺炎

乳腺炎是一种细菌引起的,以乳房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孕妇产后的头几周,乳腺炎十分常见,但在其他哺乳期间,比如断奶时也可能会发生。初始症状一般是乳头表皮破裂、乳腺阻塞、或者乳房充血肿胀等。

对策

治疗细菌感染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同时辅以进行毛巾热敷,更重要的是频繁地排空乳汁。

推荐使用手工排空乳汁,这种方式能让乳房出现红肿硬块的局部区域及其周边得以软化。另外,如问题三所说的,由于母乳本身含有天然的抗体,所以当妈妈出现乳腺炎时(无论什么程度),仍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这是对宝宝安全,对妈妈也有好处的方案。除非因炎症的原因影响了母乳的口感,宝宝不愿吃,那么请及时将母乳吸出倒掉。

问题六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儿童口腔内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现象,多见于婴幼儿。有可能通过哺乳方式传染给母亲的乳房。如果妈妈被传染,会引起乳房持续瘙痒、酸痛,有时还有皮疹。

对策

及时就诊!乳腺科和儿科医生会各自针对你的乳头以及宝宝的口腔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如果你俩没有同时得到治疗,那么母婴就会互相感染真菌,延长痊愈时间。

问题七乳汁不足

母乳喂养其实是一种母婴之间供需平衡的过程。刚开始妈妈的身体并不知道需要分泌多少母乳,只有宝宝的吮吸对妈妈的身体产生了相应的刺激才决定了实际的泌乳量。

首先请妈妈们跨出一个误区:宝宝哭闹≠没吃饱。宝宝哭闹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在这个阶段,他有任何需要都只能用这种方式来体现;并非他一哭,就是要吃奶,而让你觉得供不应求,以为乳汁不足了。

那怎么判断是否是奶水不足呢?在我国,所有的宝宝在三医院接受体检,每次体检时,儿童保健医生或是儿科医生会测量宝宝的身长和体重,根据宝宝这些基础数据,在生长曲线图上做标注。医生会将本次情况与上次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宝宝是否营养不足。如果宝宝的确有营养不足的情况,又排除了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才可能考虑妈妈或许有奶水不足的问题。

男孩宝宝的WHO生长曲线图

女孩宝宝的WHO生长曲线图

对策

让宝宝多吸吮,提高哺乳喂养频率、手工挤奶等,都能有效地增加妈妈的乳汁供应量。

而现阶段,很多新晋妈妈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首个想到的方法并不是上述两种有医学依据的方法。她们多数会步入一个由长辈传承的误区:开奶茶或是进食类似猪脚姜等特定的食物能开奶。

然而事实是,这种说法不仅在现代医学中,并没有相应证据支持,还有很多过来人妈妈也会告诉你,她喝了多少开奶茶、吃了多少食物,除了发福之外,也并没有发现其特别的开奶功能。总而言之,吃喝各种传说中开奶的食物、盲目增加热量摄取,都不能有效地增加母乳量。

问题八宝宝喝着奶就睡着了

其实宝宝在刚出生的几个月内需要的睡眠是相当多的。也许是在你子宫里他长得实在太快了,好不容易成功出生了,还不得给他点儿休息时间么~再说了,我们不是常说“连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要知道,吃奶也是力气活儿!再者,宝宝喝奶时,跟妈妈的亲密接触,能让他倍感安全和放松,睡着了也特别正常。

所以,新生儿在哺乳过程中睡着,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对策

第一次哺乳后,乳流的速度是最快的。因此如果妈妈想提高哺乳的效率,最好先从奶水更充足的那一侧乳房开始哺乳。当你发现宝宝吮吸速度放慢、双眼也慢慢闭合的时候,通过帮助他打嗝、轻轻挠脚、或是边抚摸他的背部边和他轻声说话的方法来稍微刺激他。

另外,随着宝宝渐渐长大,在哺乳过程中睡着这种事情的频率会越来越少,他可以渐渐保持更久的清醒时间,因此大可不必为此而焦躁烦恼。

问题九乳头扁平或内陷

怎样才属于乳头扁平或内陷?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挤压测试,可以验证你是否存在乳头扁平或内陷的问题: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你的乳晕区域,如果你的乳头内陷缩回而没有凸出来,那么,乳头扁平或内陷就是既成事实了——不过也别太担心,母乳喂养并不会成问题,只是难度会稍微有所增加。

对策

在刚开始母乳喂养前,由于母乳不会特别多,可以先用吸奶器吸出一些奶,让乳头突出,更重要的是,乳晕变得更软更好含接,此时再进行哺乳,宝宝可以更省力。

小贴士:即使没有乳头扁平或内陷的妈妈在刚开始哺乳时也可以用吸奶器先吸奶,可以给宝宝省点吸乳的力气哦!待宝宝会吃奶之后,就不用每次都吸啦。在哺乳间隔期间,还可以穿戴护乳罩以纠正乳头扁平或内陷的问题。

经过几天的哺乳,你会感觉乳汁供应较为充足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宝宝仍有含接问题,建议可以直接佩戴乳头罩来哺乳。

问题十乳汁流出时有明显疼痛感

你的乳房就像一台机器——当它被宝宝启动时,所有的催乳引擎都会压缩收紧,以推动乳汁流出乳头。有时候,尤其是超速运作时,一些内部构造会造成你的轻微疼痛(很多妈妈都叫这个感觉为奶阵)。有些妈妈能感受到细密的刺痛,而另一些妈妈更为幸运一些,只是稍微有一点痛感。

对策

如果这种痛感让人觉得简直像是一百个微小的匕首在刺戳你的乳房,那么这很明显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刺痛,请你尽快就医,检查一下乳房是否有炎症。如果医生确诊乳房有感染,请服用医嘱抗生素。别担心,对宝宝而言,这时的母乳喂养仍是安全的。

有时,这种疼痛会在你奶水过量时(乳汁淤积)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你有意识地用一侧乳房进行长时间的喂养,再换到另一侧。

参考文献:SpencerJP.Managementofmastitisinbreastfeedingwomen.AmFamPhysician.Sep15;78(6):-31.Review.

欢迎个人分享、转发朋友圈

媒体或机构转载请联系授权:info

easyhin.
1
查看完整版本: 妈咪攻略攻破这十大难题,所有妈妈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