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做好产前指导预防产后缺乳
TUhjnbcbe - 2021/4/13 18:28:00

宝宝出生后,妈妈都希望有足够的奶水来喂养宝宝。可是怎么才能让奶水充足,保证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呢?对此,宝妈们并不十分了解。为了给广大宝妈们普及这方面知识,催乳协会搬出母婴行业的专家来指导宝妈调理,预防产后缺乳。

1、何为缺乳?

一般的产妇在正常情况下产后1-2天,乳房即有乳汁分泌,可对宝宝进行哺乳,在产后或哺乳期乳汁少或完全无乳的现象,称为产后缺乳。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产后2-3天至半个月内。

2、为何会产生缺乳现象?

乳汁的分泌与乳母的精神、情绪、营养、休息、喂养宝宝的习惯、方式都有很大关系,乳汁过少可能是乳腺发育较差、乳腺管阻塞所致;可能是产后出血过多、感染、腹泻等疾病引起;精神上的刺激如忧虑、惊恐、烦恼、悲伤也会造成乳汁减少分泌。

3、如何防止产后缺乳?

专家指出,若想预防产后缺乳,护理要从生活细节入手,及时调整好产妇的身体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母婴同室,及早开乳。

一般认为,早期母乳有无及泌乳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与哺乳开始的时间及泌乳反射建立的迟早有关。产后早期实现哺乳,可刺激乳汁尽早分泌。而且新生儿出生30分钟内是吸吮最强的阶段。此时,泌乳量较多的同时哺乳期也会较长,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

第二,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按需哺乳,勤哺乳,一侧乳房吸空后再吸另一侧。

若乳儿未吸空,应将多余乳汁挤出。早期喂奶的次数是一天不少于10到12次,一次不少于半个小时,这也是母乳喂养成功的最关键的问题。另外,哺乳期间产妇也要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规律的哺乳习惯。

第三,营养要保证。

哺乳期间要保证产妇充足的营养吸收,但不要滋腻太过。鼓励产妇少食多餐,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汤水,多食催乳食品如花生米、*花菜、木耳、香菇等。

第四,预防产后抑郁。产后抑郁也会导致奶水分泌的减少,哺乳期妈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以致乳汁泌泄发生异常。

第五,及早请专业催乳师催乳。当发现乳汁较少,就要及早请专业催乳师催乳。,一般在发现缺乳15日内治疗,效果较好。时间过长,乳腺腺上皮细胞萎缩,催乳疗效不佳。

最后,专家提醒宝妈们:一定要让宝宝多吸吮乳房,这是奶水分泌最主要的前提。

襄阳开心妈咪母婴护理有限公司是襄阳非常有实力的一家母婴服务与培训的综合性连锁企业,襄阳唯一葆婴产品代理经销商,襄阳产后妈妈重返职场基地。开心妈咪荣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亚*,襄阳十大创业青年,襄阳创业协会优秀理事单位等多项荣誉,得到了襄阳市*府大力扶持与上万名母婴客户的认可!主营有:月嫂、育婴师、催乳师(开奶、少奶、宝宝不认妈妈乳头、急性乳腺炎、乳头皲裂等哺乳期乳房问题)、产后恢复师(满月汗蒸、月子病调理、盆骨矫正、产后减肥、淡化妊娠纹等)、母婴营养师(孕期及哺乳期营养)的培训再就业与服务(针对客户),母婴用品售卖(可送货上门),特配独家产后药膳(生化汤、催乳汤、养肝汤等)等多种服务项目!现在襄阳已有两家加盟商与两家自营店,欢迎各界有志前来加盟!


  2、乳房护理:帮助产妇清洗、热敷、按摩乳房,减轻乳房胀痛,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帮助产妇通乳,预防乳房胀痛;
  3、产后恢复:指导产妇做好产后恢复操,协助产妇产后身体各个器官的恢复;4、营养配餐:为产妇煲汤、做饭,每日制作专业营养月子餐,合理安排产妇饮食;
  5、心理指导:适时地与产妇语言沟通,交流育婴心得,调节产妇情绪,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出现。新生儿护理: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宝宝实行24小时护理,喂水、喂奶、洗澡、换尿布,科学照顾宝宝饮食起居,培养宝宝合理、规律的饮食习惯;宝宝尿布、衣物、奶瓶、毛巾等用物的消*和换洗;
  2、专业护理:为婴儿测量体温,观察婴儿大小便是否正常,观察婴儿*疸消退情况,进行脐带消*,预防接种等服务;
  3、常见病护理:观察宝宝身体有无异常,预防尿布疹、鹅口疮等新生儿常见病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提醒婴儿父母并协助治疗;
  4、潜能开发:酌情为宝宝做抚触、游泳和婴儿操,并指导产妇掌握这些技能,提高宝宝的身体抵抗能力和四肢协调能力,开发宝宝潜能。

育婴师服务项目

1、日常护理:

辅食添加,换奶期科学护理,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口腔护理,睡眠护理,衣物及用品清洁和消*,洗澡,户外活动,成长发育监测。

2、启蒙开发:

利用游戏的方法,注重进行大动作训练、精细动作训练、语言训练、穿衣训练、排便训练、社交训练、色彩识别、物体识别,培养孩子的秩序感、专心度、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感觉结合:感统教育0-12个月小儿生长发育过程粗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人际关系

4、常见疾病预防:

测体温,疾病识别和应急处理,佝偻病、贫血等营养缺乏症预防。

培训项目:

高级催乳师、营养师、高级月嫂、育婴师、月子病调理师、产后恢复师保健师、产后导乐师、小孩推拿师

文章来源: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好产前指导预防产后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