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蓟藿香蓟,又名胜红蓟、一枝香,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厘米,有时又不足10厘米。无明显主根。茎粗壮,基部径4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全部茎枝淡红色,或上部绿色,被白色尘状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开展的长绒毛。叶对生,有时上部互生,卵形或长圆形,有时植株全部叶小形,基出三脉或不明显五出脉。两面被白色稀疏的短柔毛且有*色腺点。头状花序4-18个在茎顶排成通常紧密的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或半球形,宽5毫米。总苞片2层,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花冠长1.5-2.5毫米,外面无毛或顶端有尘状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瘦果黑褐色,5棱。花果期全年。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分枝力强,生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缘、河边或山坡草地、田边或荒地上。原产中南美洲。由低海拔到米的地区都有分布。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福建等地,有栽培,也有归化野生分布的;在浙江和河北只见栽培。植物价值在非洲、美洲居民中,用该植物全草作清热解*用和消炎止血用。在南美洲,当地居民对用该植物全草治妇女非子宫性阴道出血,有极高评价。此种别名很多,广东称咸虾花、白花草、白毛苦、白花臭草,云南称重阳草,贵州称脓泡草、绿升麻,广西称臭炉草。云南保山又叫水丁药。我国民间用全草治感冒发热、疗疮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等。全草(胜红蓟):味辛、微苦,性凉。祛风清热,止痛,止血,排石。用于乳蛾,咽喉痛,泄泻,胃痛,崩漏,肾结石,湿疹,鹅口疮,痈疮肿*,下肢溃疡,中耳炎,外伤出血。在一些少数民族药典也均有记载:
牙货:根治急性肠胃炎《版纳傣药》。牙闷喊: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肾,膀胱结石《德宏药录》。牙货,稚货:根治急性肠胃炎《滇药录》。牙伙:根治急性胃肠炎《滇省志》。
功用同傣族《德宏药录》。
血封草:嫩叶尖治痛经《滇药录》。
个黑诺起:全草治风热感冒,咳嗽《滇药录》。
棵花登,感冒发热《桂药编》。
莴英:用于上吐下泻《桂药编》。
美京瑞:治中耳炎《桂药编》。
美蒿,猪屎草:用于木薯中*,外伤出血,疮疡,胃痛,蜈蚣咬伤,感冒发热《桂药编》。
用于流感,疮疔,感冒发热《桂药编》。
霍香蓟株丛繁茂,花色淡雅、常用来配置花坛和地被,也可用于小庭院、路边、岩石旁点缀。矮生种可盆栽观赏,高杆种用于切花插瓶或制作花篮。供花坛,盆栽,地被,花境,缀花草坪等以及覆盖地面材料。植物品种的众多和繁茂也说明了栖霞山生态环境的优良,同时,中草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也请大家在观赏的同时,请勿采摘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