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讲到了宝宝排便的各种常见问题以及便秘的问题,中间几天穿插了其他内容,就有家长急了,说“小康君,你怎么不写小儿腹泻的讲解了?”还有说“小康君,我宝宝腹泻,医院也去了,药也吃了,可还是止不住,你有什么止泻的妙招吗?”……
今天呢,咱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宝宝腹泻的两三事,来帮助大家去正视小儿腹泻,以及如何去预防宝宝腹泻。
小儿腹泻是最常见的儿科肠胃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虽然,小儿腹泻很常见也时常发生,但是如果过度下泄,就容易造成脱水、体虚、气阴两伤,甚至可能导致经常性腹泻的体质。所以,当宝宝出现有腹泻的症状时,首先要辩证是哪一种情况引起的腹泻,再对症调理,这样才能做到有效止泻!
小儿腹泻的五种情况
1
伤食泻
粪便中若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部胀满,腹痛欲泻,泻后痛减,嗳气酸馊,偶有呕吐,食欲差,夜晚时睡不安稳。
2
风寒泻
大便清稀夹有泡沫,粪便较无臭味,肠鸣腹痛,小儿怕冷发烧,鼻流清涕。
3
湿热泻
泻下水样便,色深*褐而臭秽或见少许黏液,小便短赤,嘴唇容易呈现红色干燥状,伴有发热口渴。
4
脾虚泻
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常在喂食后腹泻,泄泻时轻时重,容易疲倦,面色萎*,体形瘦小。
5
脾肾阳虚泻
久泻不止,粪便中夹有大量未消化食物,有时会有脱肛的现象,四肢触摸冰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晴。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大便稀就觉得宝宝是腹泻了,其实不一定。变稀、便多是腹泻的特点不假,但同时也要依据宝宝每天排便的次数和性状来判定。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排便在6~12次,是正常现象,也可能会3~4天排便一次,这些都是取决于进食情况与进食质量而决定的。如果宝宝真的是腹泻,除了排便问题,还会伴有哭闹、进食差、睡眠不安等症状。
总之,腹泻不一定是坏事,要依据腹泻原因适当用药并补充营养,盲目立即止泻并非明知举措!
宝宝换奶粉产生腹泻的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宝宝对奶粉中的营养成分不吸收,如乳糖不耐受等现象,这种情况下需要转换别的奶粉。第二种是方法不当造成的,第一天在原先吃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度过两三天的适应期后,如果宝宝能接受,就将比例调整为1:1再适应两三天,然后新旧奶粉比例为2:1再适应两三天,最后完全过渡到新奶粉。给宝宝换奶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要注意:
1、给宝宝换奶粉应在宝宝身体健康情况正常时进行,在宝宝打预防针的前后一个星期内不建议给宝宝换奶粉。
2、在换奶粉过程中,如果宝宝已添加了辅食,不易消化的、新的辅食都不建议给宝宝添加。
3、避免在早上空腹的第一餐或晚上临睡觉前最后一餐给宝宝换奶粉。
预防宝宝腹泻的方法
1
饮食卫生
奶具每日应煮沸消*一次,每次用完后要洗净,再用时要开水烫一下。不要用不洁净的手去摸,在奶嘴不通时,大人切勿用嘴去吸通后给孩子吃,以防病从口入。宝宝的食具也必须要讲究卫生,这样防腹泻的同时,还能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2
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的。
3
预防宝宝上火
因宝宝的脾胃娇嫩,容易出现胃肠积食和积热,“上火”后易引起腹泻。预防上火的治疗方法,就是多喝水!母乳喂养的妈妈平时也不要吃火大的东西,这样也是会通过母乳影响到宝宝,导致上火的。
4
饮食质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要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很多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因母乳不足,同时奶粉喂养,很多家长因担心宝宝吃不饱就吧奶粉冲的特别浓,这样是非常不利于消化的!无论你补充给孩子什么奶制品都需要适当稀释下,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5
避免不良刺激
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宝宝每次大便后,要用软纸擦拭肛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多数轻微腹泻的宝宝几天后就会自行痊愈,一般是不需要就诊的。但如果孩子腹泻的同时出现脱水(嘴唇干、唾液分泌少、四个小时以上没有小便)、哭而无泪、精神不好(嗜睡、疲倦)就需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育儿常见问题汇总
点击下方关键词,解决宝宝常见病!
湿疹
发烧
缺钙
哭闹
绿便
手足口病
育儿常见问题合集
注意!注意!
无比感谢大家的支持,让咱们爱儿康目前得票第一噻~
“河南首届自媒体影响力年度盛典”仍在进行,还希望大家再操操心、受受累,点击下方瞅准爱儿康投一票!感谢大家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