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的霉菌性传染病,特征是上部消化道(口腔、咽、食道)的黏膜形成白色的谓膜与溃疡。
1、发病原因幼龄鹅最易感。病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原菌,被污染的水中和周围环境中都含有大量病原侵入。病原也能通过消化道传染,口腔黏膜受损时有利于病原的侵害。病原也能通过蛋壳传播,饲养管理失调,环境卫生不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患病鹅精神不振,缩头垂翅,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挤压时从口腔流出酸臭气体或内容物。采食时吞咽困难,做伸劲动作,因消瘦衰竭而死亡。
3、病理变化口腔、咽部、食管黏膜有灰白色、白色或*色的伪膜,黏膜与伪膜下粘连紧密,剥离后留下红色的溃疡面,并常波及腺胃。成年鹅可见口腔外部嘴角周围形成*白色假膜,呈典型的“鹅口疮”。
4、诊断病鹅上消化道黏膜的特征性增生与溃疡病灶,常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5、防治措施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潮湿、拥挤。注意鹅舍通风换气,定期消*。
6、治疗1、霉独清有效预防或治疗霉菌*素,适合长期拌料使用。
2、可用制霉菌素片拌料,连用3~5天,并在饮水中添加0.5%硫酸铜,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