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口腔粘膜病学考
TUhjnbcbe - 2021/7/3 5:43:00
白癜风可以治好不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5379.html

1.疱疹样口疮(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满天星”溃疡

2.恶性肿瘤溃疡(癌性溃疡),火山口状溃疡,基底硬结,底部菜花状

3.结核性溃疡(结核菌素实验阳性),暗红色桑葚样肉芽肿,鼠噬状,潜掘状边缘

4.褥疮性溃疡,义齿边缘溃疡

5.Bednar溃疡,婴儿用过硬橡皮奶头引起溃疡

6.Rida-Fede溃疡(里弗氏溃疡),乳切牙切缘磨破舌系带

7.原发性疱疹性口炎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婴幼儿更多。

8.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故又称复发性唇疱疹。

9.复发性疱疹感染有自限性,全身损害反应较轻。

10.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病损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成带状的簇集性较大水疱,但不超过中线。

11.手-足-口病是感染柯萨奇病*A16或EV71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病。

12.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A4所引起的口腔损害。

13.带状疱疹应尽早应用,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

14.手-足-口病(HFMD)是传染病,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15.手-足-口病以CoxA16及EV71型最为常见,我国主要为前者。

16.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最易流行,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

17.手-足-口病的整个病程为5~7日,个别达10日

18.球菌性口炎在溃疡或糜烂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或*褐色假膜。

19.白念珠菌又称白假丝酵母菌,不耐热,喜酸恶碱,念珠菌有芽生孢子和假菌丝两种存在形式。

20.新生儿鹅口疮多在出生后2~8天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

21.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口炎,又称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

22.白念珠菌PAS染色见基地处有大量炎细胞聚集,并能形成微脓肿。

23.2%~4%碳酸氢钠溶液是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常用药物。

24.氟康唑是临床应用最广的抗真菌药物,抗菌谱广,为治疗白念珠菌的首选药物。

25.单纯疱疹病*是发现最早的感染人类的疱疹病*,复发的原因尚不清楚。

26.Ⅰ型单纯疱疹病*(HSV-1)是引起口腔损害的主要病*,还可能与唇癌的发生有关。

27.Ⅱ型单纯疹病*(HSV-2)主要引起腰以下及生殖器的感染,还可能与宫颈癌有关。

28.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前驱期潜伏期为4~7天。

29.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水疱期表现为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小水疱。

30.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整个病程约需7~10天。

31.口腔单纯疱疹是以确诊HSV感染为金标准。

32.单纯疱疹继发感染时,可用温的生理盐水、0.1%~0.2%氯己定液或0.01%

硫酸锌液湿敷。

33.HSV-1引起的疱疹性龈口炎预后一般良好。

34.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均因接触了单纯疱疹患者引起。

35.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尚无理想的预防复发的方法,主要应消除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

36.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VZV)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37.水痘-带状疱疹病*为本病的致病微生物,侵犯儿童可引起水痘,在成年人及老年人则引起带状疱疹。

38.多数水痘-带状疱疹病*患者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个别免疫功能缺陷者可再发。

39.病*入侵膝状神经节可出现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表现为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症,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又称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

40.带状疱疹普通或壳瓶细胞培养方法作为实验室诊断VZV感染的金标准。

41.带状疱疹应尽早应用,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

42.疱疹或溃破有渗出者,用纱布浸消*防腐药水湿敷,无渗出并结痂后涂阿昔洛韦软膏。

43.托幼单位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场所,3岁以下的幼儿是主要罹患者。

44.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3~4天,多数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

45.手-足-口病的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滴度可増高4倍以上。

46.及时发现疫情和隔离患者是控制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

47.球菌性口炎是急性感染性口炎的一种,临床上以形成假膜损害为特征,故又称为假膜性口炎。

48.球菌性口炎必要时,作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可确定主要的病原菌。

49.球菌性口炎需补充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50.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

51.念珠菌的*力主要在于侵袭力。

52.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口干、发黏、口腔黏膜烧灼感、疼痛、味觉减退等。

53.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又称慢性肥厚型念珠菌口炎、念珠菌性白斑。多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

54.念珠菌口角炎特征是常为两侧罹患,口角区的皮肤与黏膜发生皲裂。

55.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是一种与自身免疫调节基因缺陷相关的疾病,病变范围涉及口腔黏膜、皮肤及指甲。

56.球菌性口炎的治疗原则为去除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病,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

57.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

58.超敏反应是引起药物过敏的主要原因。

59.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一种急性局部反应型的黏膜皮肤水肿,又称巨型荨麻疹,奎英克水肿。

60.血管神经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陕西医培,为医学人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口腔粘膜病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