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昌辉广东省名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病,尤精于诊治肺系疾病。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梁某,男,时年68岁,于年5月16日初诊。
患者因腮腺癌在外院行放射治疗,10天前始出现口腔粘膜溃疡,疼痛难忍,只能进食流质。
刻下见:口腔粘膜疼痛,烧灼感,咽痛夜甚,进食流质则疼痛难忍,心烦不寐,情绪低落,几欲放弃继续治疗,纳少,二便尚调。舌淡红,苔*干,脉细数。
体格检查见口腔粘膜多处溃疡,周围粘膜充血。中医诊断:口疮。证属肾阴亏虚,胃火上炎,热*上攻;治以滋阴清胃,益气养血,清热解*,引火归元,方用玉女煎加味,外用清热利咽止痛,方用本院制剂三根液(老师经验方,组成:山豆根,岗根梅,金牛根,甘草,冰片)。处方:熟地*30克,地*20克,石膏30克(先煎),牛膝15克,知母15克,麦冬20克,地丁10克,蒲公英15克,当归10克,*芪30克,蜂房15克,入地金牛15克,肉桂3克(焗服)。4剂,日1剂,水煎服。三根喷喉液雾化吸入,每天1次,共3天。二诊:5月20日
药后疼痛减轻,睡眠好转,内服守方,7剂。三根液雾化吸入,每天1次。
三诊:5月27日
药后好转明显,口腔溃疡逐渐愈合,咽痛轻,继续内服及喷喉,7天。
四诊:6月5日
无新口腔溃疡,仍有咽干痛,夜间明显,口苦,大便粘腻爽,苔白腻,考虑滋腻太过,脾湿不运,去滋腻之熟地、麦冬,加槐花30克、地胆草15克、绵茵陈20克清热祛湿。7剂。雾化吸入每天1次。
五诊:6月13日
咽喉疼痛好转,左侧口腔新发溃疡。守方7剂。雾化吸入每天1次。
六诊:6月17日
两天前放疗后口腔溃疡再发,口腔灼热感,咽干痛加重,大便调,舌淡红,苔少,脉细略数。上方去绵茵陈、地胆草、槐花,加熟地30克、麦冬20克以滋阴,加柴胡10克疏肝以助清泄肝胃郁热。3剂。蒲*30克外搽溃疡处。
七诊:6月27日
药后好转,已完成放疗。中药守方,7剂。三根液雾化吸入,隔天1次。
八诊:7月18日
药后好转,守方7剂,喷喉4次。
九诊:8月1日
口腔溃疡及咽痛已愈。
辨证思路:口疮一证,与肾、心、脾、胃、肝经关系密切,临证多以阴虚火旺、脾虚湿热、肝郁热蕴、心火上炎为主。本案患者罹患腮腺癌,火*内伏,放射线乃火热之邪,照射头面部,火热*邪伤及面部经络,灼伤阴津,损及脏腑气血,熏蒸口舌而发病。阴伤热盛则咽痛夜甚、苔*干、脉细数。为少阴亏虚,阳明有余,火*上攻之证。
治疗经验:老师以玉女煎滋肾阴,清泻胃火;地丁、蒲公英清热解*;入地金牛、露蜂房攻*消肿,行气活血止痛;*芪、当归益气养血以扶正气;妙在少佐肉桂引浮越之虚火归宅。老师主张内外治合用,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更捷,故六诊加蒲*外搽以去腐生肌,促进溃疡愈合,而三根液雾化吸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三根液乃老师之经验方,能清热利咽止痛,在我院临床应用甚广,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均可用之,临床实验和药理试验均证实有效。老师还擅用露蜂房、细辛、入地金牛煎水含漱治疗口疮,亦可用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
临证体会:放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口腔溃疡是其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疼痛,进食、张口和说话困难,痛苦不堪。本案患者就曾因此欲放弃继续治疗,后经老师精心治疗,用中药改善放疗引起的诸多症状,减轻痛苦,顺利完成25次放疗。老师认为,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治疗,西医的手术、放化疗更直接、彻底,而中医的优势在于纠正患者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改善手术、放化疗带来的创伤和副反应,提高患者体质,改善生存质量,预防复发和转移。中医和西医是一种协同和优势互补的关系。“诸痛痒疮,皆属于火”,老师认为,口疮以“火”为患,辨清虚、实是治疗之关键,实热者宜清热泻火,慢性复发性者多属虚者,宜滋水以制阳光。而无论虚实,常伴七情、劳倦、忧思过度者,日久阴伤并伴肝郁之候者,当丹栀逍遥之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