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的家庭护理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发生鹅口疮
在新生儿的口腔里,有时可见到白色膜状物或呈乳块残渣状,分布在两侧颊粘膜和牙龈上,也可在舌面或唇黏膜上,这在医学上称之为鹅口疮(thrush,oralcandidiasis),中医称雪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引起的口腔疾病。这种真菌常在正常人的皮肤和口腔里,由于量少,身体抵抗力强,不至于引起鹅口疮。但新生儿可不同,由于生后抵抗力弱,加之出生时经过有真菌感染的阴道,或者用了污染的乳头、奶具,或者因患了某种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都可引起鹅口疮。多见于生后2-8天的新生儿,2-3岁幼儿也可见。在感染轻微时,白班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微发热。
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办?
(一)生活护理1、饮食护理奶温不宜过高,避免刺激黏膜。2、清洁口腔奶后喂少许温开水,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3、消*隔离患儿所用日常用具如奶头、餐具及洗漱用具要专人专用,用后可用含氯消*剂浸泡,也可煮沸消*或使用消*柜消*。每次抱孩子前、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前后要洗手;哺乳妇女的内衣要及时更换,保持乳头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二)治疗配合1、按医嘱做好口腔黏膜改变的护理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局部涂抹10-20万U/5-10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液,每日2-3次。若制霉菌素药效果不好可用氟康唑(由医生开处方)。为了确保局部用药效果,口腔涂药应注意以下事项:
(1)涂药前先清洁口腔,将病变表面水分吸干再涂药。(2)滚动式涂药。(3)涂药动作要轻、快、准,用棉签在病变面上涂药,切不可用力,以免加重不适。(4)涂药后不要立即给宝宝喂水或进食。2、按医嘱全身用药和对症治疗鹅口疮新生儿可口服肠道微生物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
(三)病情观察监测体温、精神状态、进食状况;患儿的流涎、烦躁、哭闹、拒食等症状是否改善。如果宝宝的情况没有好转,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部分内容来源:儿童护理/杜翠琼,王丽霞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图文供稿/编辑:*玉兰
图文审核:蔡文婷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