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发烧,家长该怎么办?不打针,不吃药,推拿也能来退烧?本期《健康新生活》我们邀请医院针灸科的李蔓明主任,为大家解疑答惑。
本期嘉宾
祖国医学是个宝库,治疗小儿科疾病有很多方法,如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小儿推拿穴位以及中药敷贴疗法等等。七岁以下的小儿如发烧在38.5℃以下,可以推拿下面的穴位来退烧:
清天河水:取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中间位置,用食指和中指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每次治疗以推-次为佳。此法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对治一切热症,尤其有鼻塞、流涕、喷嚏、及发冷症状的小儿外感发热。
在物理降温方面,由于酒精及冰袋降温会引起血管收缩,故对婴幼儿退烧的情况一般不提倡。相对来说温毛巾擦身降温会更安全。而泡澡降温要防止再次感冒,可在每天洗澡时泡一下帮助降温。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我们可以用清法的代表手法退六腑来帮助孩子退烧。
退六腑:取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掌根中间位置,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每次治疗以推-次为佳。此法清热、凉血、解*。对治一切实热症,尤其有高热、烦渴、惊风、鹅口疮、咽痛、痄腮、大便秘结、热痢、肿*等的实热证。
清天河水和退六腑的方法可交替配合使用:如果是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烧,我们就可以用清天河水的方法;如果发烧的同时还伴随便秘,口臭,扁桃体发炎等实热症状,我们再配合退六腑的手法。
38.5℃以上可以先考虑用退六腑的方法,当体温降到38.5℃以下时再用清天河水。
如果体温持续高热不退,甚至产生惊风抽搐就需及时送院治疗。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辅以中药穴位敷贴法来帮助小儿退烧。
小儿肚脐退烧敷贴方:栀子10克、知母10克、石膏20克、滑石20克。
研磨成粉,和藿香正气液调和后,早晚各一次,用3M胶布贴敷肚脐。
功效:清热解暑、和中理气、利尿通淋、适应高热暑热、外感发热及脾胃积热。
方法:此法可与按摩退烧手法配合使用。
如果孩子发热之后伴有咳嗽我们还可以使用推内八卦的手法。
小儿止咳推拿手法:顺运内八卦。
以小儿手掌中心为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即八卦穴。
操作者用左手持小孩左手四指,使其掌心向上,同时拇指定小儿中指根离卦处开始顺时针划圈,为顺运八卦。每次治疗划圈~次。
此法性平偏温,可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善开胸膈、除气闷胀满、治咳嗽、气喘、胸闷、泄泻与食欲不振等。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