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溢奶和吐奶是小婴儿最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贲门关闭差,幽门关闭紧吃奶时吸入空——溢奶是一种生理性的现象,常见于4-6月龄内的小宝宝。大部分宝宝溢奶和吐奶的情况会在6月龄前后逐渐好转,少数宝宝可能会持续到到学步期前后才有所改善。
小宝宝吃完奶以后,乳汁顺着宝宝的嘴角流出,或者随着打嗝喷出,或者在宝宝情绪很兴奋、动作幅度很大的情况下,很多乳汁会一下子从口腔、鼻腔喷射而出。喷射状吐奶常常令人害怕,但若只是偶尔发生,且宝宝生长发育不错,精神好,饮食佳,在溢奶、吐奶时没有痛苦和不舒服的表现,家长就不必为此感到忧心忡忡。即使是从鼻子里喷出奶液(奶块)也挺正常,因为鼻子和口腔本来就相通的。
9
严重的溢奶吐奶可尝试这样做
一、掌握喂奶的时间
乳汁的排空时间大约为2-3小时,过于频繁喂奶,胃内前一次的乳汁尚未消化完,会影响下一次的吃奶量,而且胃容量扩张,会导致溢奶、吐奶的现象加重。此外,也不要等宝宝过度饥饿时才喂奶,容易吃得过多而发生吐奶。
二、调整喂奶的姿势
可以尝试让宝宝半卧位或着竖抱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度,乳汁就容易通过胃的出口进入小肠。
三、给宝宝竖抱拍嗝
喂奶结束后,可以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肩膀上,妈妈用空心掌轻轻地扣拍宝宝的后背,帮助宝宝把吃奶时吞咽下去的空气排出来。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吃奶姿势正确,通常不太容易吞咽下空气(所以说,吃奶后拍不出嗝也很正常,没有必要一直拍嗝);奶瓶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喂奶的过程中暂停拍嗝几次。
四、右侧卧位防误吸
吐奶并不可怕,但是误吸入呼吸道会发生窒息。垫高上半身(头高脚底的斜面)和右侧卧位可以预防吐奶和误吸。
此外,在安静、轻松的环境中喂奶,避免噪音、强光等各种刺激;奶瓶喂养的宝宝要选择适合大小的奶嘴孔,奶嘴孔过大出奶太快容易呛奶,奶嘴孔过小吸奶费劲容易吞咽下过多空气;喂奶以后不要立即逗宝宝玩耍。
10.新生儿脐带护理
48-72小时左右行二次断脐后脐带基本脱落,脱落后有少量分泌物,属于正常现象。
要保持干燥、清洁。沐浴后局部涂75%酒精,并坚持一个月。如出现脐周红肿、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医。
END
供稿:儿保科
编撰:院办
往期精彩
孕期保健之十问十答(早孕篇)
心肺复苏: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
儿童保健科——小儿肌张力高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