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辛说本草之淡竹叶
TUhjnbcbe - 2021/8/20 19:30:00

继续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本草。

今天我们介绍一味很常见的药,基本不用去药材铺买的药,走出门口就可以摘得到的。这味药就是竹叶。竹叶,在我们的中药里有个名字叫淡竹叶,竹叶和淡竹叶是不是有不同的呢?这个问题说起来“一匹布甘长”,因为真正记载“淡竹叶”的本草书籍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无论是哪一种竹子,都是禾本科植物,但是李时珍记载在《本草纲目》里的淡竹叶,是指那些不是很高的,三四十厘米高的,最高也就五十厘米左右的竹子——不是我们印象种的竹子,虽然外形上像竹子,叶子很宽大,但高度很矮小,小草本的植物,这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淡竹叶的样子。

但是我们学过《伤寒论》,里面有个药方,叫竹叶石膏汤,这里说的竹叶是哪种竹叶呢?可能就是普通的竹叶——如果你说要刨根问底的话,是哪种竹叶?那就有点麻烦了,竹子这种植物有上百种不同的竹子,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见到过很多种,什么毛竹啊,斑竹啊,观音竹,等等,去爬山也会见到很多竹子类的植物,我们都叫不上名字,但就外形上就是竹子。

《本草纲目》记载的那个矮小的淡竹叶也是竹子,都是统称为禾本科的植物,我们常见到的那种高大的竹子也是禾本科的。所以我们也很难探究到《伤寒论》里的竹叶石膏汤用的竹叶是哪种,也无须理会了,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哪种竹子的竹叶,功能上都很相近,所以无须探究。

竹叶石膏汤在《伤寒论》的第条,属于劳复病篇里的,虽然是劳复病篇,说的是大病恢复后身体产生了虚热,用到这个药方。主要都是清热的作用,程度也比较轻。里面还用到天门冬,人参之类帮助补气滋阴——我们先不研究这个药方,我们先说说这个竹叶。

我们知道竹叶有清热的功能,常用于治疗气分的热,热证,温热病。还是那句话,一味药要有特点才会用得上它,之前我们学过很多药都可以清热啊,但我们知道大部分是清肺胃的热,除了知母可以补肾阴,可以清肾的相火热。

竹叶肯定会有它的特点存在,在温病学里经常提到用竹叶,但在温病学里提到的是用竹叶的“心”,就是有些竹叶在没有生长开的时候,中间有一根针一样的心的,有的叫竹叶针,有的叫竹叶心。我们小时候去摘这些竹叶回来煲水,都是在夏天的时候,煲出来的水可以起到一个清热泻火消暑气的作用。我们去摘的就是竹叶的心。我们也没有分是哪种竹子的,反正就是竹叶的心,消暑清热。

所以无论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矮小的禾本科淡竹叶,还是《伤寒论》里不知道哪种竹子的竹叶,或者竹叶卷芯,其实它们的功能都大致相近的,都是清肺热,胃热,等等气分的热。但是淡竹叶相比之前学的清热泻火药,它的清热功能不是很强,但是作为暑天的保健,或者轻微的热证,就很好用了。但我们药记住,淡竹叶的特点是清脏腑之热。有时候就是说,感觉到热了,这是哪里的热?聚在哪里呢?聚在肺里的就是肺热,肺的里面还是胸膈外面呢?有时是要分清楚的。气分的热是弥漫性的呢还是聚在一起的呢?有些时候胃热未必会咳嗽,主要的热在胃里面,这种就特别伤津液。有些就肺胃同时热,这种就很可能是弥漫性的气分热。大家要分清楚这些情况。竹叶跟之前讲到的清热药比多了一个功效,就是清心火。所以清热是附带的,我们不需要像学天花粉一样,同样是具有相同的一些功能,但我们不需要太刻意去记,要记的是它有一个升津液,生津止渴的功能。那竹叶也是,也是有清热的功能,但清热功能不是很强,主要还是应用在清心火这里——讲到清心火会带出很多功效来。因为心火盛就会心烦,所以就有了除烦的功能。心火上炎,心与小肠相表里,会造成一些什么问题呢?上面就心火上炎,下面就会小便淋涩——我们叫这种做淋,小便淋涩疼痛,因为心火热下移到小肠了。

小时候我们如果在晒过发烫的石板上坐就会发生这种病,这个算不算膀胱有热呢?或者小肠有热呢?其实都刻意用到竹叶。上面清心火,下面清小肠的热。小肠的热造成小便不利这类症。或者心热内盛,心火上炎造成的舌尖红点,口舌生疮等等,都是属于心火的范围。

我们知道,疮痈肿*皆属于心,这是不是都是心发热的问题呢?疮痈肿*同时会有血热的问题,所以如果是治疗这些疮痈肿*,如果是热证的话,都可以用到竹叶。

有一张药方叫导赤散,顾名思义啦,就是治疗上面心火上炎,下面小肠热造成的淋症,小便赤痛,心火下移的情况。所以也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小便刺痛,舌尖红,脉有点数,鹅口疮,口腔里的炎症,溃疡等,心火盛的话还会伴随心烦,口干,面赤,等等的情况。

药方的组成有木通,生地*,生甘草,竹叶等,看这药材组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学了竹叶这味药我们就知道用药的针对性了。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药的,莲子心,百合——百合有滋养心阴的作用。所以有些小朋友晚上睡不着,翻来覆去或者半夜扎醒的,你看下是不是心经有热,小便短赤的话,就算他不会表达,也大概知道了,什么都不用下,只竹叶这味药就可以了,竹叶比较温和,也没有说很寒凉,而且小朋友是纯阳之体,竹叶是很轻的清热药——张锡纯的儿子克的石膏都受得住,竹叶是不怕的。所以发现小朋友心经有热,半夜三更睡得不安稳的,整晚“扭计”的,还有长一些鹅口疮的,口腔发炎的,单味竹叶加生甘草都可以的,生地加不加视乎需不需要凉血了,生地冬瓜这些都是很温和的,经常煲汤的。但木通就要小心了,将来我讲到木通的时候大家再做参考。

生地,生甘草,竹叶一起都可以作为日常的清暑热,清心火,口舌生疮,淋症等情况的疗方。小朋友也比较容易接受,有点甜,不会苦,泻火的同时不会伤胃,利水的同时不会伤阴,滋阴的同时不恋邪——就是不会让病情加重。所以是一种很好的配搭,日常都可以这么煲。尤其是天气热的时候,竹叶本身也有点利水的功能,觉得不够力的话可以加点玉米须下去,或者直接放玉米,加着加着就是个消暑保健的汤水了。如果煲汤的话就不加生甘草了,抢味了。陈肾,冬瓜,竹叶,薏米,生地,挺好的一个汤水,消暑解渴生津,去心烦,去心火盛,口舌生疮也可以用,小便赤痛也可以用。我们学习药材的时候要记住它的主要功能,记住主要的功能也就连带记住了它的其他功能了。

虽然很多写竹叶属于寒,但其实是微寒,我们小时候经常喝的,小朋友也不一样,本身阳气就比较盛,不怕这个寒。竹叶味甘淡,归心、肺、胃,膀胱,四个经,所以心热,心火盛,心火下移造成的小肠热,膀胱炎等都适合用,它比之前讲的几味清热药使用的范围要广一些。我们将这个统称为可以清脏腑之热。我们记淡竹叶的主要功能就是清心火,清脏腑之热,我们之前学的都是清肺和胃的,竹叶比较全面一些。而且也不是很“专”的清热,不是很强,所以不会用在大热证上。

今天就讲到这,下节课再见。

积善君君

感谢支持中医文化推广!

1
查看完整版本: 辛说本草之淡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