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月嫂必须知道的12个护理知识
TUhjnbcbe - 2021/8/27 21:15:00
去除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pf/a_6329464.html
1、月嫂怎样护理产后抑郁的产妇?

1:月嫂应该开导产妇心情放松,等待着体内性激素平衡,然后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

2:月嫂要建议产妇为自己创造安静、舒适、卫生的休息环境。

3:月嫂要为产妇调理营养均衡的月子餐,最好月子餐多样化。

4:月嫂要鼓励产妇产后多运动来转移注意力,比如听听音乐,做操等。

5:月嫂要为产妇创造足够多的睡眠时间。

2、新生儿*疸

一般生理性*疸生后2-3天出现,4-6天最重,10-14天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可持续3-4周,以早产儿多见。因此,若新生儿*疸持续超过4周,应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注意在自然光照下观察新生儿,以免因光照影响判断。

母乳性*疸属于生理性*疸,母乳性*疸有的宝宝两个月才消退,而且宝宝也正常,所以要是可以确认为母乳性*疸就不要太担心。一般停几天母乳就会好了。

溶血性*疸是病理性*疸,一般是妈是0型血,爸爸是A、B、AB型血或者妈妈是RH血型呈阴性,会发生溶血性*疸,医院会进行处理,不用月嫂负责。

老人说多晒哂太阳有助于*疸消退,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隔着玻璃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所以不要因为*疸高给宝宝晒太阳,但是给宝宝晒太阳有助于宝宝钙的吸收,同时对于身体保持干燥和杀菌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要让宝宝直暴露在太阳下面晒。另外,茵栀*是可以减轻*疸症状的,出生之后喂葡萄糖水也可能略微媛解,但要和医生沟通。

3、新生儿鹅囗疮

当喂新生儿奶的时候,如果发现新生儿的口腔、齿龈、舌面、上颚上有白色凝状物,像是残留的奶液,但是擦不掉,喝水之后仍在,这就有可能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于新生儿口腔内感染了白色念珠菌而引起的。

原因:引起鹅口疮的原因有三种,一种可能是来自产妇阴道霉菌感染,第二种是长时间使用抗生紊引起的,第三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是由于新生儿奶具消*不干净,或着喂奶之前产妇的乳房没有清洗。

预防方式:

①月嫂应多注意观察婴儿口腔内白色凝乳状物,要区分是奈叶残留还是鹅口疮。

②母乳喂养前一定要清洗产妇乳头。

③人工喂养奶具要消*彻底。

④月嫂护理婴儿时手要洗净。

护理方式:月嫂遇见鹅口疮的新生儿应该建议客户以下处理方式:

①制霉菌素和鱼肝油混合涂于口腔,1天3-4饮,同时涂母亲乳头(吃奶前洗掉)。

②用3%的碳酸氢钠涂于患处。少量多次饮水。

4、产后鱼和鸡肉为什么不能同时吃?

1、《本草纲目》中记載:“鲫鱼同猪肝、鸡肉、雉肉、鹿肉、猴肉食生痈疽。

2、产后的产妇体质较弱,不易快速进行大补,鱼和鸡肉一块吃,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妇容易上火,口千舌燥,甚至会产生化脓性皮肤病!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

3、月嫂要注意,产后15天以内不要给产妇进行大补!

5、关于新生儿肠绞痛

1、肠绞痛是因为婴儿肠道和神经发育都不够成熟,蠕动不受神经很好的协调控制,肠内气体不能顺利排出,形成了肠纹痛。

2、营养充足的健康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每周哭闹至少3天,且发作超过3周的一种育中常见的问题。生后3周左右开始,2-3个月达高峰,4-6个月后逐渐改善恢复正常。

3、新生儿肠绞痛常见的症状是:

①宝宝会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声撕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也不肯停下来。

②有些新生儿还会有头部摇晃、全身拱直、呼吸略显急促的现象;同时腹部往往会有些鼓胀、两手掌会握拳、两脚则会伸直或弯曲,宝宝的小手小脚会感到发冷。

③上面这些表现可以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之久,妈妈无论如何摇、抱、哄,往往都不太有用,要直到宝宝哭喊到筋疲力竭方才会停止。有时在宝宝排便或放屁后会稍有改善。

④此种病症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不过最常发生在*昏或傍晚,每天几乎都发生在某一固定的时段。

4、肠绞痛的处理方式;

①喂奶时注意不要让宝宝吸入过多空气。

②可频繁地增加拍背排气的次数。

③试着少量多餐奶的温度应适中。

④轻柔按摩宝宝的腹部。

⑤将宝宝放在摇篮或帮宝宝洗个温水澡。

⑥抱宝宝到卧室外甚至户外走走,再不行就换个人照顾吧!至少轮替休息,别累坏大人,尤其是产妇。

6、早产儿的护理原则

1、在怀孕37周之前出生、体重在5斤以下的婴儿就被称为早产儿。

2、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6℃

3、精心喂养

早产儿体重增长快,营养供给要及时,喂奶的次数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母乳或母乳不足,建议用早产(低出生体重要儿)配方粉。

4、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外,不要让其他人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朋友看,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的衣服,洗净双手。

5、保持安静

早产儿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动作要轻柔,换尿布、喂奶也要非常轻地进行,不能大声喧哗。

7、关于呛奶

1、宝宝呛奶一般都是喂养速度过快就容易呛。人工喂养时奶瓶口大或者流速过快也可以造成孩子呛奶。所谓的呛奶,大部分都是吃得过多、过快而造成,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有精神不好、发热等其它症状导致呛奶,就要考虑有没有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新生儿如果出现呛奶,同时嘴里吐小泡泡,精神不好,还伴有咳嗽,特别注意新生儿肺炎的可能。一般的呛奶需要注意不要喂得过快、过急,大部分可以避免。如果孩子出现反复呛奶,尤其是在新生儿期,要特别小心新生儿肺炎的可能,医院进一步的诊治。

2、新生儿呛奶之后,首先要想到的是自救。4分钟之内积极有效的自救可以挽回孩子的生命。自救的方法是这样的:将新生儿平躺在床上去侧卧位,然后将手掌微握成空心状,然后用这样的空心状的手掌,稍微用力的拍在新生儿的背部,通过这种背部的震动,使呛入的奶从口鼻中流出或者吐出。一般来说1-2分钟就可以流出来,之后,再用干净的纱布缠绕手指,清理口腔中的奶,然后用棉棒清理鼻腔中的奶。如果孩子的皮肤颜色好转,哭声洪亮,表明整个呼吸道已经通畅,应该是无大碍了。如果哭声比较低,要立即的用力的刺激孩子的脚底,刺激他的呼吸,使呼吸更快的建立。如果孩子的情况仍然不好,医院进行抢救。医院中有吸痰器这一类的设备,或者是抢救孩子生命的抢救的药品。

8、关于产妇乳头

1、乳头皲裂:乳头皲裂主要是宝宝吃母乳的时候没有把乳晕和乳头一块含到嘴里引起的。皲裂时,可以继续哺乳,但要先喂好的那侧乳房,待吸完一侧后再吸皲裂侧。哺乳完毕可以在乳上涂少量假如实在疼得不行了或者皲裂严重者,应停止哺乳汁吸出后喂给宝宝,用小匙喂养宝宝,但不要用奶瓶

2、乳头凹陷:用乳头牵拉器、戴专用胸罩等方法能解决的,其实都算是假性乳头凹陷。如果是真性乳头凹陷,就需要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来用奶瓶喂孩子。

3、乳头偏大:一些妈妈乳头偏大,乳晕变大变黑。在孕期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乳头偏大在喂奶的时候不妨先等到宝宝饿了的时候,把嘴张的大大地时候喂奶,宝宝张嘴的时候把乳头塞到宝宝嘴里,宝宝吸多了,乳头就会小。

4、乳头偏小:妈妈的乳头过小、过短,宝宝容易衔不住乳头,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①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起乳头,向外牵拉。每次至少坚持牵拉一秒钟,每回牵拉左右,每天至少拉四回,在喂奶前进行。

②用吸奶器引乳头,每次吸住奶头约半分钟,连续5-10次,每天至少两回。

③喂奶时用中指和食指轻轻夹住乳晕上方,使乳头尽量突出,也防止乳房堵住宝宝鼻孔。

9、怎样提高产后母乳

月嫂要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自信。

应该注意饮食的调理,月嫂的饮食调理应该注重“一清,二调、三补”,避免前期大补导致堵塞奶管,比如:原味蔬菜汤、花生莲藕粥。

两边的乳房都要喂奶,尽可能多刺激两边的乳房。

多多吸吮,不管产妇产后有没有奶水,一定让宝宝多吸吮。

吸空乳房,这个月嫂一定要帮助产后的妈妈做到位。

保持好心情,月嫂要及时的帮助产妇调整心情。

充分休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让产妇多多休息,然后在必要的条件下做做产后体形恢复按摩刺激,月嫂要注意平时可以为产妇做做乳房按摩、热敷,会催乳的月嫂可以利用自己专业更好的为产妇做乳房护理。

避免乳头受到伤害,比如避免乳头皲裂,破皮、流血、化脓等。

10、宝宝甲沟炎

甲沟炎是指手指甲或者脚趾甲周围软组织发生化脓性感染。孩子在患有甲沟炎的初期,手指甲或者脚趾甲的一侧有轻度疼痛和红,之后化脓加重,脓液向另一侧或甲下蔓延,形成甲下脓肿,在手指甲或脚趾甲下可见到*白色脓液,指趾甲深处与甲床分离,并且感染加重时常有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

1、手指甲和脚趾甲不宜剪得过短,不要用手拔倒刺。

2、洗手后可擦点凡士林或护肤膏,以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病能力。

3、手指有微小损伤时,可用碘酒涂擦伤口后,用创可贴包扎,以免发生感染。

4、如甲沟处已化脓,医院及时切开,将脓液引流出来,防止感染蔓延,引起指骨骨髓炎。

11、气血虚产后食疗方

①小米山药胡萝卜:可用豆浆机研磨细腻,适合产妇脾胃虚弱,这样容易吸收。

②小米山胡萝卜:补血健脾促进睡眠

③大米红枣桂圆:补气血

④糯米莲藕:补虚

⑤黑豆黑米黑芝麻:补肾

养肝汤

①山药羊肉汤:补虚

②丝瓜鲫鱼汤:益气补虚健脾通乳清热解

③当归羊肉生姜汤:开胃益气血补元气补虚

④金针*豆猪蹄汤:产后缺乳

⑤瓜萎仁鲢鱼汤:血虚乳少

⑥鲢鱼猪蹄:滋阴养血身体虚弱少乳

炒菜

①馏炒猪腰:补肾通乳

②虾仁豆腐:补肾养肝清热排*

③炒猪肝:补血排*

④五红汤:补气血

⑥蒸大枣:补气爱出汗肾气不足

⑦蒸苹果:排肝*对腿抽筋有特效

⑧蔬菜水果汤:健脾养肾汤

大白菜白菜梆白萝卜莲子百合苹果香蕉火龙果桂圆枣脾胃虚(热的食物对胃好)

12、关于益生菌注意事项

益生菌的几种常见情况:

1、益生菌可以改变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所以适用于肠道功能紊乱时,包括腹泻、消化不良、使用抗生素时;

2、益生菌可拮抗有害菌,所以适用于各种病*、细菌引起的胃肠感染;

3、益生菌可刺激肠道免疫细胞,改善肠道和全身免疫,适用于过敏等免疫失调性疾病。

选择和服用益生菌时应该注意:

1、选择干燥粉末制剂。干燥休眠技术已用于益生菌领域,使用前赋水可“激活”益生菌;

2、制剂中不含奶、糖、麸质等添加物;

3、分剂量包装包装剂量;

4、赋水温度不能超过40℃;

5、使用时与抗生素等药物间隔至少两小时;

6、随吃随赋水,减少空气中暴露时间。

益生菌是活菌,到肠道内以后,它只有继续活下去才有意,但它活下去一定要有食物。纤维素就在给益生菌提供食物,乳果糖是纤维素。所果糖实际是在给益生菌提供食物同时被细菌败解,产生水溶性的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的,它吸收很多水分,大便就会变软,有效地解决便秘的问题。我们常说的低聚糖、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等,都是纤维素,道理都是一样的。

-

肖老师

黎老师

官方网站:

1
查看完整版本: 月嫂必须知道的12个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