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技能,值得收藏
TUhjnbcbe - 2022/7/14 17:06:00

  健脾和胃消食 


   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成一线。


  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来回推称清补脾经。


  次数:推-次。


  主治:积滞,腹泻,便秘。


  脾经穴为小儿推拿临床中最常用、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大肠:
   补大肠温中止泻,清大肠清热通便


  定位:食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称补大肠。反之,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称清大肠。


  次数:推-次。


  主治:便秘,腹泻,脱肛。

板门:


   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


  板门:脾胃之门


  定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掌根,称推板门。


  次数:揉、推-次。


  主治:积滞,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

天河水:
  清热泻火,解表除烦


  定位: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


  次数:推-次。


  主治:感冒发热,五心烦热,唇舌生疮。

六腑:
   清热,凉血,解*


  定位: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次数:推-次。


  主治:一切实热病证。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腹: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定位:腹部。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次数:推-次,摩3-5分钟。


  主治:积滞,腹痛,便秘。


  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

脊柱: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
  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次数:推-次,捏3-5遍。


  主治:发热,疳积,腹痛,腹泻,便秘,瘫痪。


  还可应用于成人失眠、胃肠病、月经不调等病症。

足三里:
   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强壮身体
  定位: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称按揉足三里。


  次数:按揉50-次。


  主治:疳积,厌食,腹痛,腹泻。

专业小儿推拿:xiaoertuina-1

用中医的方法,让孩子远离抗生素,不打点滴,不乱吃药,身体更健康!

(按指纹“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技能,值得收藏